8月6日,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AI+全国行”北京站系列活动ISC.AI 2025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指导,ISC.AI大会组委会主办,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轮值主席徐立,常务秘书长范丛明、常务秘书长张晶晶,委员会成员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郎清平、北京芯辰科技总经理徐来、成都汇众天智总经理骆靖元、安利智机器人总经理衡正飞等参加。
大会汇聚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机构的权威专家,围绕前沿AI技术展开深度研讨,聚焦智能体研发与产业落地实践,剖析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分享智能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推动生态协同与标准体系构建,共同探索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范式。
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深度席卷,数字安全产业边界和内涵持续重塑,AI催生了新应用、新业态,既为我们的网络安全治理和政策法规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和变革。
大会致辞环节中,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卢卫首先为大家解读了产业趋势与政策方向。他指出,对于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来讲,既有发展新机遇也存在新课题,因此要做到技术可行,商业可行,技术可行,要建立开放共享协同的发展生态,也要确保智能体安全可靠可控,构建技术可信与规则明晰的标准体系。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的讲话为主题演讲拉开了序幕。他指出,本次论坛是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智能体技术前沿动态的深度交流平台,也是加速智能体技术在金融制造等领域应用的落地实践。相信今天的社会一定会为今后的产业升级埋下种子,让智能体从工具进化为伙伴,从为人赋能走向与人共生。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芯辰科技总经理徐来带来《智能体赋能工业制造》主题演讲,他指出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效率、柔性、成本、质量等多重挑战,目前新一代智能体在生产力跃迁、重塑人机关系、柔性制造新范式等工业场景应用中已经实现重大突破。
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就《从法规到行动:AI智能体如何重塑金融合规的认知与执行》进行了分享。他结合合规+安全决策辅助工具、监管模拟与自动报告生成等场景解析了AI Agent驱动金融安全革命的具体实践,指出AI智能体正在让“先进能力”变成“普及能力”,人机协同的新范式是扩展能力而非替代人力。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特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形图像学会(CSIG)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中文信息学会开源情报技术专委会委员杨忠良在《AI驱动的证券市场智能化监管》主题演讲中指出,新形势下金融交易领域的异常行为日趋复杂,传统检测预警方法面临挑战,AI在注册制下智能合规审核与监管、海量交易中的隐式关联交易识别、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智能计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后,由360集团AI商业化总经理卫东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围绕《智能体驱动创新:从实践落地到产业加速》,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AI云联合创始人、AI云事业部总经理赵鸿冰,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智,北京瓦特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谭胜虎针对行业数字化程度、打造有价值的智能体、降低智能体的应用门槛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带来了关于智能体的许多启发。
此次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AI+”全国行-北京站暨ISC.AI 2025智能体驱动产业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智能体技术领域的科研团队、产业先锋与应用方搭建了一个聚焦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高效对接平台,加速了 “智能体 + 产业” 的创新范式升级。未来,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平台赋能作用,紧盯智能体技术迭代趋势与产业升级需求,常态化组织技术研讨、场景对接、标准共建等系列活动,推动智能体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构建更优的生态体系,让智能体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