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社会实验启动会暨会长带队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学院、经管学院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共同主办,汇聚了40余家企业代表及高校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影响,正式启动一项具有实证意义的社会实验。

活动伊始,与会企业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史馆。在参观过程中,嘉宾们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及国际合作等核心展区,通过详实的史料、鲜活的案例,全方位深入体悟这所“英雄校园”积淀的办学底蕴与精神传承。作为展现学校发展脉络与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哈工大(深圳)校史馆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将现代科技与严谨特质深度融合。馆内精心设置了校区建设沙盘演示、“博物馆漫游”查询屏、创新成果OLED透明查询橱窗等13个互动展项,企业在趣味互动中直观感受学校的科研创新实力,也切实体会到大湾区开放创新的现代科技氛围。

启动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何道敬教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咨询培训中心副主任马金苹先后发表致辞。共同强调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表达了对本次社会实验能够为AI规范与创新提供实践支撑的期待。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范会长指出,人工智能已历经四次发展浪潮,从早期知识与逻辑推理的技术探索,到深度学习的规模化渗透,当前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正推动产业完成从“AI产业化”到“产业AI化”的关键跃迁。并强调,AI将在科技突破、产业增效、民生提升、消费升级、治理优化、全球共赢六大领域持续发力,其中“人机协同”是深圳AI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关键赛道。希望企业代表与产业伙伴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度挖掘深圳AI产业的技术积淀与场景优势,拓展人机协同领域的价值共创空间,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的双向共赢,为深圳建设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注入新动能。

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实验室主任任际范教授详细拆解了本次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社会实验的研究框架与实施路径。任教授介绍到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这一科学研究的“金标准”,精准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系统性应用对企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将涵盖20多个行业的100家中小微企业,通过随机分组形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企业提供AI平台使用激励及包含提示工程、办公效率提升在内的系列培训,从而创造AI深度应用的真实场景。在实验前、中、后期,项目将持续追踪企业的招聘计划、岗位描述、技能要求、实际招聘人数及薪资水平等多维度数据,并通过横向(组间)与纵向(时序)的对比分析,剥离其他混杂因素的干扰,以科学识别AI技术带来的净影响。这一严谨设计旨在超越简单的相关分析,致力于在人工智能经济学和劳动社会学领域提供关于因果关系的高质量证据与理论突破。

哈工大(深圳)博士生马腾云现场演示了实验配套AI平台的核心功能,展现其在任务处理、数据分析与人机交互方面的技术优势,说明该平台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决策质量,为实验的数据采集与效果验证提供平台基础。

经管学院刘天乐副教授系统阐述了本次社会实验的调研标准与数据规范,从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到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她现场逐步指导企业代表填写问卷,明确关键指标与注意事项,强化了研究的实操严谨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南分院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高万琪带来 “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解读”,全面梳理了国内外AI标准布局与实践要求。

哈工大(深圳)计算机学院何道敬团队产品经理张海挺,以 “自主可控的 AI 情感大模型对各行业的赋能” 为题,分享了自主研发的 “右脑” 情感大模型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成果。模型采用端到端加密传输、本地化部署、数据脱敏处理等安全机制,确保用户隐私绝对安全,其构建的专属数据集涵盖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特征,能精准匹配多样化情感需求,展现了AI技术温暖赋能民生的广阔前景。

本次启动会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平台,标志着对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研究正式展开,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本研究将揭示人工智能对工作流程、组织架构与人才需求的具体影响,为其制定前瞻性人力资源战略、优化内部流程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从而增强其在技术变革中的竞争力。对于政策制定者,项目成果将为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就业结构变化、设计有效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型支持政策提供关键依据,助力引导科技创新与产业健康发展,例如在缓解就业冲击、促进社会平稳过渡方面提供前瞻性洞察。对于广大劳动者,研究揭示的趋势将有助于其清晰认识人工智能对不同岗位的潜在影响与未来职场需求,从而更主动地进行职业规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与学习转型,以增强就业韧性,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本项目通过扎实的经验证据,不仅在学术层面深化对人工智能影响的理解,更在实践层面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劳动者的个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