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当前的位置:
详情
【走访交流】政企学协同探路智造升级多方代表走访拓斯达共话AI+机器人发展新机遇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10-05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9月28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常务秘书长王华、东莞中心联席秘书长何超,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广东省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谈继勇及科研助理黄远珊等一行,专程走访上市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07,以下简称“拓斯达”)。拓斯达党总支书记、运营总监梁振锋,首席技术专家王志成博士热情接待来访嘉宾,双方围绕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产学研合作及AI企业国际化布局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走访期间,梁振锋总首先介绍了拓斯达的发展历程与核心布局。作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拓斯达始终秉承“让工业制造更美好”的使命,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CNC为核心智能装备,依托控制、伺服、视觉三大关键技术,构建起智能硬件平台与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体系,累计服务客户超15000家,海外业务覆盖近50个国家。他特别提及,企业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满天星”党建模式,在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中凝聚党员力量,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筑牢根基;同时分享了拓斯达参与组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专利联盟的实践,通过知识产权协同运营助力企业应对全球竞争风险。

在技术成果展示环节,王志成博士重点讲解了拓斯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其主导研发的机械末端抖动抑制控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首款注塑行业人形机器人“小拓”,有效解决了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部署的技术瓶颈,彰显了企业在高端伺服领域的研发实力。他表示,团队正持续深化“AI+机器人”技术融合,推动机器人从基础运动控制向智能控制升级,力争在人工智能赛道构建核心技术优势,同时也期待借助资源链接拓展海外市场应用场景。

座谈交流中,谈继勇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最新科研方向与平台建设情况。他指出,科研机构在智能算法优化、核心零部件性能提升等基础研究领域积累的成果,可与拓斯达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优势形成互补,未来可围绕“AI+机器人”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中试转化、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三大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破解行业技术痛点,为技术商业化落地与国际化布局提供支撑。

王华常务秘书长则向与会人员系统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及多元化服务体系。她强调,协会聚焦会员企业发展核心需求,已构建起多维度服务矩阵:一方面,打造行业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不仅成功举办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通用人工智能展会AGIC产业博览会,为企业链接全球技术与市场资源,还通过常态化行业峰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另一方面,提供全周期赋能服务,涵盖联合龙头企业主导团体标准编制、链接权威机构开通检测认证绿色通道、精准匹配供需实现市场对接、联动高校院所开展定制化人才培训等。此外,针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协会正积极组织AI企业出海专项行动,通过整合海外渠道资源、提供政策与合规指导,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与拓斯达等企业的海外业务布局需求高度契合。

各方对此次交流成果高度认可,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走访为起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AGIC展会平台与出海专项行动,推动拓斯达与全球产业链资源精准对接;科研机构与企业聚焦技术痛点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与国际化应用。三方将形成“产学研用+国际化”协同合力,共同推动“AI+机器人”技术赋能制造业升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