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全国名称中含“人工智能”关键字的社会组织共387家,涉及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促进会、研究会、联盟、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所、促进中心、服务中心、科普中心、创新中心、发展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赋能中心、转化中心、交流中心、体验中心等。
其中北上深杭四大城市共有AI类社会组织65家,占全国总数的16.8%。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人工智能社会组织分布各有特色,体现出不同的发展侧重。
北京以22家AI社会组织位居前列,尚无相关协会,组织名称中“中关村”“研究院”高频出现,如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且涵盖安全治理、医疗应用等细分领域,凸显其依托科创核心区的高端智库属性与技术前瞻性。
上海的20家AI社会组组织中,“行业协会”“产业研究院”占比高,如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且不少冠以“金融”“工业”等领域标签,反映出其结合本地产业优势,侧重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特点。
深圳的14家AI社会组织,带有“产业协会”“应用研究院”等字样,如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深圳市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同时关联机器人、先进制造等领域,体现出产业导向明确、贴近市场应用的特征。
杭州的9家AI社会组织中,杭州市尚无相关协会类组织,省级学会与本地研究院并存,如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且涉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等领域,凸显其在数字经济基础上,兼顾区域协同与技术普惠的特点。
图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人工智能相关社会组织名单
北京 | 上海 |
1.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2. 北京人工智能学会 3.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4.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会 5.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 6.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7.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8. 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9. 北京尚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10. 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11. 北京心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12. 北京如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13. 北京科文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14. 北京市朝阳区人工智能应用联合会 15. 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 16. 北京百博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17. 北京明智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院 18. 中关村中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所 19. 北京励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20.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 21. 北京医知鹿人工智能医疗信息技术研究院 22. 中关村智友天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 1.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 2.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3.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 4. 上海市致远人工智能研究院 5. 上海市普陀区人工智能协会 6. 上海国科人工智能研究院 7. 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 8. 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张江人工智能商会 9. 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10. 上海工博士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11. 上海盖亚人工智能高校学术发展中心 12. 上海长宁飞象星球人工智能研究院 13. 上海中科智谷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 14. 上海市长宁区睿湛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15. 上海普陀归创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 16. 上海嘉定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心 17. 上海徐汇华东师大人工智能金融产业研究中心 18. 上海浦东自主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发展促进中心 19. 上海市松江磅策人工智能精准机器人创新中心 20. 上海徐汇卓越医工交叉与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 |
深圳 | 杭州 |
1. 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 2.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3.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4. 深圳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学会 5. 深圳市国智人工智能研究院 6. 深圳市码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7. 深圳市蓝思人工智能医学研究院 8. 深圳市畅想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 9.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 10. 深圳市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 11. 深圳市协同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研究院 12. 深圳市鲲云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研究院 13. 深圳市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14. 深圳市慧天夏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1. 杭州市人工智能学会 2. 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 3. 淳安县人工智能学会 4. 杭州市余杭区信通人工智能研究院 5. 浙江日新人工智能研究院 6. 杭州黑胡桃人工智能研究院 7. 杭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8. 杭州市余杭区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9. 杭州市滨江区浙工大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 |
数据来源: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