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杭州高新区(滨江)干部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的认知水平。2025年6月22日至28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专题研修班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中共杭州市滨江区委组织部和杭州市滨江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组织,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和北京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承办,培训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产业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等。
开班动员,明确学习目标
杭州市滨江区大数据治理中心主任蔡军阳为研修班作开班动员。蔡主任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深刻重塑着社会的发展格局,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战略布局,此次人工智能专题研修班意义重大,期望各位学员以“空杯心态”潜心学习、以“实干精神”学以致用、以“严的基调”严守纪律,为杭州市滨江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专题授课,深度剖析产业前沿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精心筹备本次研修班,特邀多位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人物与权威专家莅临授课。课程内容覆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AI智能体未来产业、工业具身智能、柔性传感及人机交互等多个前沿领域,全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当前应用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
在专题授课的第一课中,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为学员们深度解读了《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实践》。范会长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产业图谱剖析、应用场景实践以及产业发展实践四个维度,剖析了近期产业政策、市场发展现状、中国大模型发展态势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图谱。通过分析AI基础层、技术层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实践,以英伟达、华为等头部企业为例,对比杭州“六小龙”、深圳“十三太保”和南山“八大金刚”,生动解读了千行百业与AI融合的场景实践,让学员们对人工智能产业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此外,培训班还邀请了多位业内权威专家授课。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6G与人工智能课题组组长胡国庆博士主讲《AI智能体未来产业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前沿趋势与潜在风险。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高级教学研究员邓育明教授讲解《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现况及应用案例》,结合香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践,分享了全球视角下的宝贵经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柔性电子领域领军学者邰艳龙教授深度解读《柔性传感与人机交互应用》,展现了前沿技术的魅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何道敬教授,凭借在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大语言模型、机器人、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深厚研究,从产业化角度深度剖析《关于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创新的实践》。协会会员单位深圳市超准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珉博士带来《基于3D视觉和AI决策的工业具身智能》,从工业智能独特视角进行解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丁宁博士深刻解读《具身智能技术与产业综述》。
现场教学,构建“认知-工具-场景”三维赋能体系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在本次研修班课程安排中,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协会组织学员实地走访了华为、腾讯、优必选、云天励飞、影石创新等多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构建“认知-工具-场景”三维赋能体系。
在华为松山湖基地,学员们探讨了AI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在腾讯滨海大厦,解密了大模型训练的算力调度逻辑;优必选工程师演示了教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云天励飞技术团队展示了AI芯片的边缘计算部署;影石创新产品经理带领学员用AI优化全景相机防抖算法,直接对接真实产品迭代需求,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修,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未来工作中主动探索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研修班是深圳先行示范区与杭州数字之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要合作。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不仅输送深圳的先进经验,更促成两地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深杭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为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