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当前的位置:
详情
人工智能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逐步演进还是激烈变革?
来源: | 作者:AI 小秘书 | 发布时间: 2025-04-18 | 140 次浏览 | 分享到: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 (Roland Berger) 1967 年创立于德国,如今已发展成全球十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之一。自 2019 年起,该公司每年都会发布《Future of health(医疗健康的未来 )》主题系列研究报告。2024 年,该公司将目光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热点议题——人工智能(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为 AI),通过深入访谈和广泛调研,探究其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深远影响。

1

引言

  当前,医疗健康行业面临重重困境,劳动力愈发短缺、监管日益严格、信息系统错综复杂,这促使行业急切寻找提升生产力的新途径。诸多研究表明,AI 在医疗诊断、个性化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有观点预测,AI 很有可能重塑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但究竟是引发激烈变革,还是逐步演进呢?当下业内各方如何应用该技术,又对其未来五年影响有何预期?


2

AI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得益于 AI 的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预计未来五到六年内,医疗健康行业将经历重大变革。过去三年,投资者向医疗健康领域的AI 公司注入逾 300 亿美元,使其成为资金最充裕的行业之一。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疗健康 AI 市值将高达 1877 亿美元。


  如今,大语言模型和 AI 系统已成为许多医疗健康应用的关键支柱,例如医学研究、聊天机器人、图像识别、行政事务、数据分析、诊疗方案制定等。AI 的应用案例遍布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环节(图1)。哪些环节受其影响最大?换言之,哪些环节的 AI 应用将成为行业标配?


  专家和医疗专业人士对此意见不一。研究团队访谈调查了 12 个国家的 100 多名高管和专家,受访者来自制药公司、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公司及健康保险公司,涵盖了不同规模和地区的组织。


3

AI 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

  在医疗健康领域内,各方对 AI 的应用方式与程度各异,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各不相同。


1.对患者就医过程的影响

  截至目前,AI 对患者就医过程的影响多为渐进式,而非革命性的。从各环节的 AI 应用程度来看(图2),诊断环节 AI 应用颇具规模,52% 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医院已将部分 AI 融入标准操作流程,32% 处于试点阶段。行政管理环节 AI 应用较为广泛,52% 实现部分融入标准操作、20% 试点、28% 尚未启动。预防环节 AI 应用程度适中,44% 试点、24% 尚未启动。治疗和护理环节 AI 应用率较低,治疗环节48% 试点、36% 尚未启动,护理环节 44% 试点、40% 尚未启动。


  展望未来,医疗机构受访者预计 AI 将发挥更强大的影响力,有望成为诊断环节的行业标配(88% 的受访者提及),其次是预防(36%)和治疗(36%)环节,在行政管理(20%)和护理(14%)环节影响力中等。


2. 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

  医疗健康领域中,不同产业对 AI 应用程度差异明显。健康保险产业,鉴于 AI 在处理流程和文档分类方面的优势,应用率较高,集中于客户服务(75%)和理赔管理(50%)环节。制药产业,研究环节的 AI 应用率极高(68% 已实现部分融入标准操作、29% 试点),受限于严格的监管要求,AI 在临床试验环节应用率相对有限。医疗器械产业,研发(79%)和制造(54%)环节大量运用 AI,用于降低生产成本、精简生产流程。


3. 对人们的影响

  受访者普遍表示,对患者来说,AI 意味着诊疗更加快速精准,早期风险检测更加有效,根据患者全面数据定制个性化防治方案成为可能,医患沟通也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随之提升。


  对于从业者来说,AI 带来了工作负担减轻、工作效率提升、决策能力增强和个性化职业发展教育等诸多利好。但随着效率提升成为常态,AI 也可能给部分员工带来淘汰压力。目前,受限于 AI 的技术水平及医疗健康行业的谨慎态度,AI融入职场更可能是逐步演进而非激烈变革。


4

AI 对医疗健康产业机构运营的影响

  在技术进步、患者需求和监管压力的多重驱动下,AI 将从组织架构、工作岗位、技术储备和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影响产业机构运营。


1. 组织架构

  受访者一致认为,AI是未来数年的核心议题,其发展规划、预算安排和治理职责通常由 CIO、CTO 或 CDO 等 C 级领导掌舵负责。


2. 工作岗位

  AI 不仅改变传统岗位职责,还将创造新的岗位。例如,随着 AI 接管医学影像分析等重复性工作,放射科医生将专注于复杂疑难病例诊治;医疗器械公司新设 AI 软件工程师和医疗数据分析师等岗位,专注 AI 成像系统开发。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岗位受到的影响不一,据预测,技术岗位(50%)、入门级职位(81%)受到的冲击最大。


3. 技术储备和基础设施

  考虑到多数机构缺乏 AI 技术储备和基础设施,仅 29%的受访者自认已准备好利用 AI 获得竞争优势。87% 的受访者倾向于与科技巨头合作,加速 AI 解决方案落地,而非内部开发自主研发。长远来看,机构需加大技术储备和基础设施投入,为 AI 应用筑牢根基。


5

未来五年,AI 应用的三种情景

  医疗健康行业应用 AI 的速度取决于政策法规、医患的接受度、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可靠性等关键因素。基于此,研究团队预测了三种可能的未来情景。


1. 现实情景:在特定领域部分应用 AI,逐步演进

  在现实情景中,充分发挥 AI 在效率和精度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辅助诊断、行政管理和数据分析等特定领域,尚未实现全面应用。产业机构对AI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增长,行政管理和诊断工作逐步由 AI 辅助完成。在这个最可能发生的情景下,患者寿命略有延长,医疗成本有效降低。


2. 加速情景:大规模应用 AI,激烈变革

  在加速情景中,AI 在个性化医疗和行政管理方面趋于成熟,并在药物研发、护理等方面持续渗透优化,大量替代医疗健康专业性工作。届时,患者将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寿命进一步延长,医疗成本显著降低。虽然看似遥远,但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健康数据充分挖掘、各方投资持续加码的支撑下,这一乐观情景有可能成为现实。


3. 保守情景:缓慢应用 AI,影响有限

  在保守情景中,AI 应用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医疗成本不降反升,创新受阻。只有少数企业尝试应用 AI,多数利益相关者犹豫不决。监管严格,且各国之间差异显著。患者对 AI 缺乏信任,加上高昂的前期成本、基础设施和技能不足、隐私安全隐患、冗长复杂的审批流程以及监管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使得该情景出现概率大增。


6

AI 应用准备路线图

  尽管 AI 在某些环节(如诊断)已经引发了变革,但在多数其他环节仍然逐步演进的。无论上述三种情景哪一种成为现实,AI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存在都不可否认,且将持久深远。为了成功应对 AI 发展趋势,医疗健康机构亟需清晰的 AI 应用准备路线图,以下五项行动至关重要。


1. 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始终将患者置于核心,在设计 AI 工具和解决方案时,全面考量患者的需求、偏好、顾虑和收益,确保 AI 应用兼具个性化和人性化,激发患者的参与感。


2. 战略评估 AI 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深入了解 AI 催生新的收入来源和提高效率的潜力,审慎评估其对现有商业模式可能的颠覆性冲击,思考如何借助 AI让业务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尤其不要忽视数据分析和生成式 AI 的未来,成功的关键是做好准备!


3. 利用 AI 赋能员工

  将 AI 深度融入企业文化,鼓励围绕 AI 开展创新协作。为员工配备 AI 工具,助力他们聚焦高价值工作。在各层级提供定制化的培训和资源,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 AI,提升工作效能。


4. 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在部署之前,应细致评估当前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否支撑大规模的AI项目。在此方面,与成熟的科技公司合作,而非试图自行包揽一切,是快速补齐短板、推动落地的明智之举。


5. 尽早并持续投资 AI 技术

  明确机构运营中最有可能从 AI 获益的环节,率先试点投资,抢占竞争先机。关注试点项目的财务回报与战略影响,兼顾患者的服务体验和机构的运营效率。总体而言,投资AI 需要有长远眼光,持续审视并提升自身的 AI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