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当前的位置:
详情
报告发布:《2025年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调研报告》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03-05 | 5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下,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与生物科技的深度融合载体,已成为全球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核心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此战略指引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突破口。

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核心引擎,始终走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前沿。近年来,深圳依托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体系以及活跃的创新要素市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了政策引导精准、技术创新领先、场景应用丰富的发展格局。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体系、产业链布局及全景图谱,深度解析了产业各环节(包括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软件算法大模型、服务应用等)的产值规模、企业区域布局、企业排名、头部企业竞争力、投融资状况、科研平台建设、专利布局、四大城市综合竞争力对比等,并基于实地走访调研、问卷调研、网络数据采集及专家访谈的一手资料,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投资机遇、风险与挑战。
据《2025年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产值规模达19.8亿元,同比增长113%。截止2025年2月,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超50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2025年3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最核心领域,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本报告由广东未来产业研究院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多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问卷覆盖产学研各界代表、梳理公开数据及行业白皮书,并结合专家研讨论证,确保内容兼具权威性与实践指导性。
本报告旨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产业规划与政策优化;为产业界企业揭示市场动向与技术路径,赋能协同创新;为学者、投资机构及研究机构构建多维度的产业分析框架;为创业团队及关注者提供前瞻性洞见。通过系统性、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本报告将充分发挥智库价值,助推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为我国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广东未来产业研究院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秉持专业、客观、公正的态度,持续关注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数据范围:2023-2024年产值数据,及2025-2027年产值预测

发布时间:2025年3月

编制单位:广东未来产业研究院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报告价格:¥20000(PDF),¥22000(PDF+纸质版(3份))

联系人:张宏标13378554075、吴旭森13719254611

账户名称:广东未来产业研究院

开户银行:渤海银行深圳车公庙支行

银行账号:2060856132000161

《2025年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前言

一、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史

二、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及趋势分析

(一)本体产值规模及趋势分析

(二)灵巧手产值规模及趋势分析

(三)外骨骼机器人产值规模及趋势分析

(四)核心零部件产值规模及趋势分析

(五)系统软件(含大模型)产值规模及趋势分析

三、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分析

(一)企业总数量及产业链分布

(二)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图谱

(三)企业区域布局分析

(四)企业专利布局分析

(五)企业资质分析(成立时间、注册资本、企业资质、典型企业创始人背景)

(六)本体TOP10企业排名

(七)灵巧手TOP5企业排名

(八)外骨骼机器人TOP5企业排名

(九)核心零部件10大典型企业介绍

四、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情况分析

(一)2024年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融资情况分析

(二)深圳市人形机器人10大典型本体企业投融资历史分析

(三)深圳市人形机器人10大产业链典型企业(除本体外)投融资历史分析

(四)投资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投资机构及投资数量分析

(五)深圳人形机器人政府和国资相关基金布局及投资情况分析

五、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分析

(一)市级政策分析

(二)区级政策分析

(三)产业政策环境综合评价

六、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平台布局情况分析

(一)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平台布局分析

(二)人形机器人科研平台布局分析

(三)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平台分析

(四)人形机器人本地高校专业布局分析

七、深圳市与北京、上海、杭州人形机器人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一)产业链总企业数量对比分析

(二)核心产业链企业数量对比分析

(三)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融资能力对比分析

(四)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服务业、教育科研)竞争力对比分析

(五)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配套能力对比分析

(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

八、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机遇分析

九、深圳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风险与挑战分析

十、报告主要观点和结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