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当前的位置:
详情
【产业要闻】“人工智能+”蹄疾步稳 激发产业变革浪潮
来源: | 作者:AI君 | 发布时间: 2024-08-31 | 69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过半,“AI”仍是公众讨论中的高频热词。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激发全球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时代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凸显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同时,AI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发展洪流,不仅激起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波澜,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政策护航 AI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定逐步细化。从中央到地方,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旨在带动AI对产业升级的牵引。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随后,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凸显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意义。其中,标准体系、应用场景等关键词在顶层设计中多次出现。

标准体系加快形成,为产业健康发展锚定“坐标系”。《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聚焦基础共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等七方面重点方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处理流程及质量评价模型》等12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公开征集意见……标准制定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将进一步降低AI协同创新与技术整合的门槛。

应用场景逐步细化,绘好AI创新应用的“工笔画”。在自动驾驶领域,工信部等五部门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让“聪明的车”行驶在“智慧的路”上。在绿色转型领域,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提上日程,智能微电网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我国已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多地也开展新一轮支持政策的“追逐赛”,力促人工智能发展。北京市提出,到2025年底,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上海市提出,到2025年底,520项依申请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少填少交智能审”,“小申”智能客服解决率达到80%,集中纳管高频算法模型超100个、数源目录超200个,打造快捷易办的“智慧好办”政务服务品牌。竞逐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已成为地方发展新目标。

产业提速 AI赋能新型工业化向实向新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450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人工智能与其他战略性产业紧密耦合,已成为牵引产业升级的原动力、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指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特别是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将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产业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加速,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

沿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的路径,产业链龙头企业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中国移动全方位推进“AI+”行动,自主研发由万卡级智算集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百大要素生态平台构成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沉淀450项AI能力,赋能近千项行业应用,努力打造AI领域的“大国重器”。国家电网加快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辅以覆盖超3900座基站的电力北斗精准位置服务网,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缺陷识别、航线规划、任务编排等能力,AI+无人机巡检已累计超18万架次。

大模型正实现“可用—好用—高效”的跨越。除了百度文心、阿里云通义、商汤日日新等“老面孔”,还有月之暗面Kimi、智谱清言等新势力“破圈”。目前,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的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有190多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户。大模型赋能医疗、气象、金融、采掘等垂直行业日渐成熟,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参与天气预报、百川智能通用医疗增强大模型辅助推荐治疗方案等渐成常态。在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AI技术“赛博参赛”,深入运动员辅助训练、奥运会运营辅助、场馆能耗管理、直播观赛体验等领域赋能“数字奥运”转型。

同时,AI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催生智能体和具身智能这两种新形态出现。

智能体促进大模型应用价值涌现。基于大模型原生,有望像20年前“人人创建网页”一样,构建庞大的专业化、低门槛、规模化智能体生态。例如,高考智能体针对报志愿、选学校、选专业等问题,日均服务考生超过200万名,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

具身智能将“空间智能”引入智能体系。其中,人形机器人得益于现实物理交互和人类情绪理解,是具身智能的热点应用。部分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已经能够完成刮胡子、削黄瓜皮、叠衣服等高自由度行为,令人赞叹连连,直观表现了“具身智能元年”远超预期的发展态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4次提及“人工智能”,涉及新质生产力、多边合作、网络综合治理、公共安全治理等重要议题,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内涵,凸显人工智能的战略作用。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正在从“热话题”切实转化成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热动能”,向人工智能要新质生产力将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