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通过优化供给、扩大消费、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举措,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在这其中,检测、标准与认证作为保障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水平的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检测与标准: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方案强调要加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特别是在电动自行车、玩具、儿童手表、智能锁具、家用燃气灶具等10类重点消费品领域。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强化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确保产品符合安全、环保、健康等红线要求。
国际接轨:推动标准互认,助力“走出去”
为提升轻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方案提出要加快适用国际标准转化,推动家电、缝制机械、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先进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实现认证结果国际互认。这将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撑,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与智能:检测赋能新质生产力
在绿色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方面,检测机构将积极参与碳足迹核算、能耗水耗监测、绿色工厂评价等工作,助力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同时,在智能家居、人工智能+轻工等领域,检测认证也将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驾护航。
服务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支撑
方案还提出要实施“一起益企”服务行动,面向轻工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宣讲、供需对接、数字赋能、品牌提升等服务。检测机构可借此机会开展针对性技术帮扶,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与合规能力。
总结:检测行业迎来新机遇
随着轻工业稳增长工作的深入推进,检测认证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服务空间与发展机遇。从国内质量监管到国际标准互认,从传统产品检测到新兴智能绿色产品评估,检测机构正成为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本文内容基于《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