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约1.76米的工业人行机器人,凭借突破性的硬件本体设计,复现拟人步态行走与精细操作能力,以自主换电技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构建永不停机的新质生产力。
持续聚焦工业领域痛点,头部采用纯RGB双目视觉方案,“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能力有效提升人形机器人对工厂环境的适应性;自由度的仿生躯体配合第四代灵巧手,可在0-1.8米全空间范围内完成15公斤负载搬运及±162°腰部灵活转动;通过刚柔异构多种材料的复合应用,塑造高强度轻量化工业本体。
多机协同、高效作业
在工业场景中,将搬运工、分拣工等角色转化为“搬运智能体”和“分拣智能体”等,实现精准分工与高效执行。
该工业人形机器人的端侧推理节点与技能节点自组织互联,推动多机协同的群脑网络迈入2.0阶段。每台机器人既能独立执行任务,又可作为动态节点协同增效,全面提升作业水平。
通过紧凑型设计和算法突破,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功耗,还在算力、精度和泛化性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机器人精准感知与交互提供核心支撑。此外,通过高保真细粒度场景重建与跨域自适应设计,实现智能体从仿真环境向现实环境的高效、精准迁移。
2m/s高速行走,0-1.8 米全空间操作
在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因运动学构型与人类高度相似,成为“全工位覆盖能力”具身智能载体。该款工业人形机器人,凭借极致拟人化的软硬件设计,实现高速拟人行走和类人全空间操作,进而满足工业级作业需求。
人形机器人拟人行走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运用数据驱动的分层强化学习框架,结合多源数据采集与高精度重定向算法,精准复现拟人步态,并通过动态步频调节实现2m/s的高速拟人行走。
同时,创新性地采用高功率高扭矩腰关节设计及动态平衡算法,可在0-1.8米全空间范围内稳定搬运15公斤重物,并完成灵活摸地、极限下蹲、远距离抓取及±162°腰部灵活转动等高难度动作,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类人全空间操作。
集成第四代工业级灵巧手与仿生手臂,通过高强度轻量化设计,能够无缝适配从亚毫米级精密作业到15公斤工业级搬运的多任务作业需求。其灵巧手采用类人尺寸设计,借助11自由度结构与蜗轮蜗杆传动机制,可输出高达12.5N的指尖力,实现亚毫米级的精细操作,且耐久性经测试超过8万次。仿生手臂采用全中空结构与集成走线设计,结合高刚性交叉滚子轴承,在提升50%结构紧凑性的同时,支持自主换电等高难度动作。
此外,该款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全身刚柔异构材料设计,运用航空级铝合金3D打印主骨架达成高强度轻量化效果,配合10万次耐折柔性关节与三维立体针织高弹纤维颈部。产品将拟人化运动特性与工业级可靠本体完美融合,能够出色应对抓取、分拣、精密装配等复杂工业任务。
全球首个3分钟自主换电,7×24连续作业
在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一直被“续航焦虑”所制约。传统充电需长时间停机,作业连续性大受影响,人工换电又让运维成本水涨船高。针对这一行业难题,优必选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以3分钟自主换电和7×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重新定义了人形机器人能源管理范式。
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通过三大技术创新实现人形机器人的不间断作业,打造多场景、全自主、高可靠的人形机器人能源补给解决方案。
1、原创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通过实时电量监测与动态均衡控制,实现双电池同充同放,支持带电热插拔,杜绝电流冲击与拉弧风险,确保换电过程安全稳定。
2、标准化电池仓快换技术:采用模块化电池设计,结合零间隙分仓结构,使电池既是能源单元也是机身组件。采用自定位夹持方式解锁电池仓,灵活切换双电池续航或单电池模式。
3、双臂协同精准换电技术:依托高精度本体定位与柔顺控制算法,人形机器人通过双臂协同自主完成电池对准与插拔,换电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自主换电方案,这项技术不仅是续航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本体能力。未来,随着规模化应用,自主换电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