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系统、持续开展全省应用场景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要求,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面向全省征集遴选了一批应用场景,编制形成《2025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应用场景清单》。
本批清单涉及精准诊疗、智能影像、数字疗法、远程监护、医药研发、公共卫生应急等细分领域,涵盖全省范围共50项应用场景,其中38项场景机会项目、12项供给能力项目。
本批清单有3个特点:
一是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大部分需求是由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附属医院围绕医疗诊治提出。
比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类真实疾病器官模型的建立及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运用”项目,构建新一代新药研发平台,为疾病机制的阐明、新型疾病标记物的筛查等奠定高效研发基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机器人培训-治疗体系赋能智慧医院”项目,构建智慧外科服务体系,引领外科技术与医疗服务转型升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活器官腔镜、内镜培训系统”项目,研发的离体器官养护技术与活器官腔镜/内镜培训系统,构建真实手术培训场景,替代传统大动物实验。
二是突出人工智能应用,超八成项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支撑,包括疾病筛查、影像分析、辅助诊断、手术规划、患者管理、医院管理等,呈现出大模型化、多模态融合、全流程嵌入等特征,推动人工智能从“单点应用”迈向“系统赋能”,深度融入医疗健康各环节。
比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呼吸障碍全病程智慧管理平台”项目,构建SDB专病平台、睡眠大模型、无感监测设备等,实现多学科协同与精准干预,助力睡眠疾病诊疗与管理升级;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疗卫生领域人机互动式AI认知早筛设备”项目,构建高效认知早筛体系,实现疾病早期精准风险预警与干预建议生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ICU患者智能动态预警系统研发与临床应用”项目,开发AI驱动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ICU动态预警系统,实现对患者病情恶化风险的早期、精准、动态预警。
三是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贯穿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全过程,体现多维度、全链条、多阶段的健康服务整合。
比如:华大基因“基因检测创新中心”项目,推动国产化替代(测序仪、试剂),建立基因检测行业标准,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从新生儿到肿瘤早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研发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容器化等技术,提升科研合作效率。广东医科大学“医学领域血透脉压预警智能机”项目,研发集成LSTM算法预警、实时监测功能的医学领域血透脉压预警智能机,解决血透患者低血压监测难题。
现将这批应用场景公开发布,欢迎广大企业和研发机构等单位踊跃参与。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强跟进服务,围绕清单项目组织供需对接路演活动,并对清单项目业主单位进行动态跟踪、反馈,促进项目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