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AGIC 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于27日在深圳启幕,8万平方米的展馆、超1000家品牌企业,正通过具身智能、大模型、灵巧手等创新成果,向世界展示着“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为将创新势能延伸至珠江口西岸,推动深圳 AI 技术与中山产业场景精准对接,2025 年 8 月 28 日,由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小榄镇人民政府联合指导,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主办,以 “深中智链・共绘新篇” 为主题的 AGIC 2025 中山 AI 场景应用供需对接峰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中山论坛,在中山翠亨新区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紧扣深中一体化 “产业协同” 新阶段核心需求,精准承接深圳 AGIC 主会场资源外溢,充分结合两地产业优势 —— 依托中山 8.5 万家工业企业的扎实产业基础(覆盖 34 个工业门类),借力深圳 AI 创新优势,以 “深圳技术 + 中山场景” 为核心方向,打造深中跨城产业融合典范。
本次峰会汇聚深圳、中山两地 170 余人参会,参会人员涵盖 AI 与智能科技、先进制造与工业服务、通信与数字服务等领域企业家;其中包括 52 家高新技术企业、33 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搭建起高效的跨城供需对接平台。
多维举措促资源对接
政企协同推 AI 荐营商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吴俊涛表示,希望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AI解决方案在中山的产线、产品、服务中落地,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同时,通过政、产、学、研、用多方面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培育行业标杆案例;中山市投资促进局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萧立为峰会进行中山营商环境推介。
AI 展位助技景对接
现场设置11个AI成果展位,涵盖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AI医疗影像诊断、工业质检模型等互动体验,关联深圳主会场技术成果促成“中山需求+深圳技术”初步匹配;会长吴世杰表示:深中 “技术 + 场景” 产业互补,协会将搭平台促对接,盼聚焦需求落项目,助力中山建成珠西 AI 应用示范标杆。
深中标杆讲 AI 案例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高级顾问葛明在峰会上表示:需打通“深圳技术”与“中山场景”的信息堵点,协会将通过“扩圈”邀中山企业对接深圳AI资源、“结对”建供需清单促项目落地,呼吁深中协同让AI成为制造业基础工具赋能实体经济,并邀请两地企业深化合作。峰会邀请美云智数、德壹医疗、光科全息、数夫软件、弘景光电等深中标杆企业针对应用案例展开主题分享,传递深圳AI技术落地经验。
落地成效显协同价值
01
签约显效 办处设立
见证北金合创与神舞科技、北金合创与友图科技、深圳即合科技与湾图科技、水杉智算与中炬高新企业战略合作签约,并成立“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东部办事处”,强化协会东部片区对深企落地的服务能力。
02
评标杆企业 显合作意向
评选出深圳市志奋领科技(AI+先进制造)、美云智数(AI+智能家居)、广东物语云(AI+生物医疗)等15家深圳及大湾区AI解决方案标杆企业,多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
03
工信发 AI 清单 破痛点出方案
截止8月28日,中山市工信局发布基于前期调研的《AI供需清单》,直击28项制造痛点与36项解决方案;
04
深企考察三线补链
当天下午,通过火炬线、翠亨线、小榄线,三大镇街企业参观,组织深圳企业实地考察中山产业基础,推动深企与本土制造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助力“AI+先进制造”、“AI+生物医疗”、“AI+智能家居”产业链补链强链。
协会搭桥保服务落地
01
全流程保无缝对接
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在峰会中发挥“桥梁型”平台作用:前期联动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邀约企业,中期统筹展位规划与流程管控,后期拟定参观线路,保障深中企业“无缝对接”;
02
会后建库跟踪服务
会后开通“深中智链”供需登记通道,通过协会AI营小程序、协会公众号增补企业信息、建立AI企业资源库,持续跟踪签约项目进度并提供政策咨询、园区对接服务;(点击小程序-项目,到达供需对接填写页面)
03
组合赋能解落地难
联合市侨联等指导单位,共同推动“政策+场景+资本”组合赋能,协助落地企业申报中山AI产业扶持政策、对接本地投资机构,解决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04
启动结对促企协同
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同步启动 “深中结对计划”,组织深中两地企业搭建常态化对接渠道,推动深圳 AI 技术企业与中山制造企业精准匹配,围绕技术落地、场景开发、资源共享等方向开展协作,助力两地 AI 产业协同发展与 “中山制造” 向 “中山智造” 转型。
再启新征程
本次峰会是深中AI产业协同的起点。未来,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继续以“承接深中资源、服务中山产业”为核心,在中山市工信局指导下,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推动更多深圳AI技术、企业、人才落地,助力“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型,打造大湾区AI产业协同发展典范。
以上文章来源于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部分信息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