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2025年4月芯片行业动态合集
来源: | 作者:AI 小秘书 | 发布时间: 2025-05-22 | 1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球芯片行业发展

谷歌推出最强”TPU芯片

GPU阵营活跃起来了

49日,谷歌发布第七代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张量处理器),并称该芯片是谷歌目前功能最强大的TPU,且是谷歌首款面向AI推理时代的TPU。这款芯片名为“Ironwood”,单芯片峰值算力可达4614 TFLOPs。谷歌这款新芯片的特点还包括节能。相比通用的GPU(图形处理器),TPU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特点就包括较低功耗。除了TPU,还有其他芯片希望凭借较低功耗等特点抢占AI芯片市场,非GPU阵营颇为活跃。

韩国支持芯片方案增至230亿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和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韩国政府将增加27%的资金来支持国内的芯片产业,将之前的拨款提高到33万亿韩元(232亿美元)。该媒体报道,政府还计划在芯片行业将财政援助项目增加17.6%,达到20万亿韩元。路透社援引政府数据称,2024年,中国占韩国1419亿美元芯片出口额的32.8%,而美国进口了7.5%

西浦芯片学院颁发首期神州半导体企业专项奖学金

校企共育半导体领域复合型人才

43日,西交利物浦大学芯片学院与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半导体)联合举办的芯火相传,智创未来企业专项奖学金颁奖典礼圆满落幕。这场典礼不仅表彰了9名在半导体领域表现卓越的学生,也展现了芯片学院和神州半导体在校企协同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方面的创新之举。

中国初创芯片登Nature

比英伟达A10500倍!自研光电混合技术

来自国内的光电混合芯片技术,登上最新顶刊Nature!这次的成果主要聚焦在了自主研发的光子计算处理器——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根据论文中公开的数据显示,PACE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如伊辛问题和最大割/最小割问题)时,计算延迟低至3纳秒,比传统GPU快了两个数量级。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PACE的高度集成设计。这个系统集成了超过16000个光子组件,并通过创新的2.5D混合先进封装技术,将光子集成电路(PIC)与电子集成电路(EIC)无缝集成。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光电系统集成中的技术难题,更为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基础。而这个芯片技术,正是来自国内初创企业曦智科技。据了解,这是继八年前曦智科技创始人沈亦晨博士在Nature发表封面论文后,再一次登上这一顶刊。

全球首创!深大团队破解雷达芯片荒难题

实现产业应用

49日,深圳大学黄磊教授团队携变阈值单比特芯片相关雷达产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该团队成功突破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技术壁垒,发布全球首款变阈值单比特ADC芯片及配套轻量级雷达系统,与联发科技、TCL华星光电、中国长城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一同成功斩获第十三届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彰显中国智造硬实力,为我国无人机、低空经济及智能感知领域注入创新动能。

 

RISC-V产业动态

一、RISC-V国际产业动态

Vitalik Buterin提议用RISC-V替代EVM语言

以太坊(Ethereum)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议用RISC-V指令集架构替代当前的以太坊虚拟机(EVM)合约语言,以提升以太坊网络执行层的速度和效率。在420日的提案中,Buterin概述了以太坊网络扩容面临的几个长期瓶颈,包括稳定的数据可用性采样、确保区块生产保持竞争力,以及零知识EVM证明。这位以太坊联合创始人认为,在智能合约中实施RISC-V架构将保持区块生产市场的竞争力,并提高执行层零知识功能的效率。Buterin写道:"beam chain项目有望大大简化以太坊的共识层,但要让执行层获得类似的提升,这种激进的改变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路径。"该提案突显了以太坊网络在提高吞吐量方面的努力,以及在投资者对这一原始智能合约区块链失去信心之际,与SolanaSui网络等新一代单体区块链保持竞争力的挑战。

Rapidus联手Tenstorrent2nm工艺RISC-V芯片年内能否成功流片?

近日,Tenstorrent公司在日本东京正式设立了其新的办事处,并于本月17日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知名芯片设计专家Jim Keller的亲自出席。在活动期间,Jim Keller不仅参与了开业仪式,还专程前往位于北海道的合作伙伴Rapidus进行访问。据他在随后的记者会上透露,Rapidus已经成功研发出2nm GAA制程的PDK(制程设计套件)0.5版本,并且计划在今年的67月间正式启动中试线运营。Jim Keller进一步表示,TenstorrentRapidus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双方共同研发的基于2nm工艺的RISC-V架构边缘AI加速器有望在年内实现Tape-out流片。这一消息无疑为业界带来了新的期待和动力。据悉,Tenstorrent在东京新设立的办事处规模宏大,可容纳约80名员工。尽管目前办事处内的员工数量仅为15人左右,但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将持续在日本招募更多优秀人才,并为当地培养芯片工程师,以进一步推动公司在亚洲市场的发展。


   二、RISC-V国内产业动态

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在前海首发

近日,睿思芯科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25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灵羽处理器。该处理器是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在算力、能效和接口配置等方面均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满足高性能计算、全闪存储与Deepseek等开源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这也标志着高性能RISC-V生态正逐步成型并迈向规模部署阶段。灵羽处理器基于睿思芯科全自研的CPU核心IP与片上网络IP,实现了先进乱序执行、高速数据通路与Mesh互联结构,同时通过软硬件结合的设计-工艺协同优化,在产品工程、EDA工具链、物理设计与晶圆制造流程中实现创新,显著提升运算中的能效比以及优化总体拥有成本(TCO)。其计算性能已比肩IntelAMD等国际主流型号的服务器芯片,推动RISC-V迈入高性能时代。在内存和I/O接口支持方面,灵羽处理器支持DDR5高速内存,支持PCIe 5.0标准及CXL 2.0协议,并支持高达8路互联。同时,灵羽处理器具备企业级RAS特性,满足RISC-V服务器标准,内置专用管理核心并支持动态调节,保障高负载运行的稳定性,满足企业级数据中心需求。

突破硅基材料和集成规模!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

42日,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该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5900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是由复旦团队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使我国在新一代芯片材料研制中占据先发优势,为推动电子与计算技术进入新纪元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2日晚间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RISC-V 32比特微处理器》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

包云岗:具备开放性、模块化特点的RISC-V正在重塑全球芯片产业

在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2025春季峰会——人工智能与金融未来峰会期间,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包云岗指出:处理器芯片作为芯片产业的皇冠,其设计复杂度高、难度大,且我国在该领域严重依赖进口。为打破这一局面,构建新的生态成为关键。而RISC-V作为一种开源、免费的指令集标准,为构建新的芯片生态提供了新的机遇。”“RISC-V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指令集由公司私有的垄断局面,还以其开放性、模块化等特点,为芯片设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据包云岗介绍,RISC-V的开放性使得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芯片设计,而模块化特性则使得芯片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灵活定制。这些特点使得RISC-V在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包云岗认为,开源模式已经成为当今软件领域的主流开发模式之一。如今开源模式开始向硬件领域扩展,一条处理器芯片领域新赛道正在形成,全球各国均在积极投入。随着RISC-V生态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国也将在芯片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进迭时空成功部署RISC-V + OpenHarmony + 本地大模型全栈方案

进迭时空采用融合AI架构实现首个RISC-V + OpenHarmony + 本地大模型的全栈方案,可以在进迭时空MUSE Paper平板上部署通义千问0.5B1.5B以及DeepSeek-R1-1.5B等大模型,打造从硬件到系统的全栈创新AI解决方案。

龙蜥社区RISC-V SIG 2.0成立 宋卓当选RISC-V国际基金会Datacenter SIG主席

49日,龙蜥社区成员、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宋卓先生当选为RISC-V国际基金会(RISC-V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RVI”Datacenter SIG主席。RVI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RISC-V技术的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RISC-V架构的国际标准,并推动相关技术方案和生态的发展。Datacenter SIG致力于协同RVI基金会完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场景国际标准、SIG/TG协同合作、新TG孵化、软硬件方案和生态等,未来将携手社区及国内外同仁共同完善RISC-V数据中心和云场景的技术和生态。此次当选不仅是对宋卓先生个人技术和行业影响力的肯定,也标志着龙蜥社区和阿里云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同期,龙蜥社区RISC-V SIG 2.0成立和规划研讨会在杭州首次圆满举办,会上围绕RISC-V在云数据中心和AI智能领域展开深入探讨。

RT-Thread睿赛德携手RISC-V基金会,推出独家教学课程,助力开源生态发展

RT-Thread睿赛德作为RISC-V基金会在中国唯一的操作系统合作伙伴,携手RISC-V基金会共同上线RISC-V架构系列课程,旨在助力产业人员掌握最新的RISC-V开发技术。RT-Thread作为国内领先的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嵌入式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此次双方的深度合作,旨在通过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加速RISC-V架构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推动开源技术的普及与创新。

晶心科技和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在基于 RISC-V 的高性能平台上展示 Android 15

4 23 日,晶心科技 与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合作,宣布在基于 RISC-V 的高性能硬件系统上运行的 Android 15(香草冰淇淋)成功演示。这一成就凸显了 RISC-V 作为丰富作系统和高级图形应用程序平台的潜力不断增长。该演示利用了晶心的 Voyager Board,由其 Qilai SoC 提供支持,并结合了集成在显卡中的 Imagination GPU。这两家公司共同展示了一个基于开放硬件标准构建的功能强大、功能齐全的 Android 系统。

全球首款RISC-V机械臂来了,软硬件全面开源

4 25 日,大象机器人和一家专注RISC-V架构芯片的公司——进迭时空,联手推出了一款六轴机械臂:myCobot 280 RISC-V。这款机械臂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全球首款基于RISC-V全栈开源架构的六轴协作机器人。换句话说,从,这款机械臂都走的是一条不依赖传统架构、而是拥抱开源RISC-V生态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