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标准化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三十四项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专业领域技术知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具备特定行业或相关领域的基本技能和(或)专业知识,达到理解标准和标准化附加价值,并能够执行适宜的标准化任务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特定行业的现行相关标准和(或)技术法规。
二、专业领域现行标准/技术法规。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特定行业的现行相关标准和(或)技术法规。
三、企业标准化原则。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企业标准化原则,以及如何在开发制造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适当地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四、战略制定的方法论/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战略管理以及关于标准化效益和成本的基础知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标准化如何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并了解如何将标准化融入其他管理领域,如产品和服务组合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战略制定过程相关方法论/方法,并能提出适当的建议。
五、绩效管理方法论。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策划、监督和检查员工工作目标及对组织整体贡献度的绩效衡量和管理方法。
六、标准/技术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各种标准化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技术和相关需求分析。
七、制定标准化规划的程序和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依据企业标准化战略制定标准化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八、企业标准化体系。标准化专业人员宜具备丰富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知识,包括:标准类型;标准的结构和(或)层级;标准制定、修订和废止的程序;标准的批准;标准的实施;标准培训;标准符合性等。
九、企业标准起草规则。标准化专业人员宜具有丰富的企业标准类型、结构和起草规则的知识。
十、标准制定程序和规则。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标准制定相关程序和规则,并能提出适当的建议。
十一、国际标准化活动和相关组织知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具有国际标准提出、制定、表决和发布的实践知识。
十二、标准实施效果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标准实施效果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十三、企业标准验证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企业标准中产品、服务、流程和管理体系的审查、检定和(或)验证方法。
十四、产品和技术相关的外部标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熟知产品和技术相关的外部标准。
十五、认证要求和程序。标准化专业人员宜熟知认证的要求和程序。标准化专业人员宜熟知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
十六、统计学方法。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可广泛应用于标准化领域的统计学方法/技术。
十七、合格评定(测试、检验、认证)。标准化专业人员宜熟知测试、检验、认证(产品、管理系统、人员)和认证方面的知识。
十八、计量(法制计量、工业计量、科学计量)。标准化专业人员宜了解计量(如量和单位)的基本知识。
十九、建立符合企业战略的标准化战略。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理解企业战略和行业环境,制定能够提升企业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标准化战略;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为企业起草标准化战略,并在企业整体战略中加入标准化要素: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有效传达企业战略与标准化的相关性。
二十、衡量和分析标准化工作效果。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衡量和分析标准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二十—、确定标准是否需要制修订。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分析行业中的技术和环境变化,并依据特定标准和(或)技术法规确定是否应制定和修订标准。
二十二、根据标准化环境分析识别标准需求。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通过对技术和环境变化的分析,识别制修订标准需求。
二十三、制定技术/工程标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按照内部程序采用标准结构和起草的相关规则制定标准。
二十四、制定管理体系标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制定和修订企业管理体系标准,如ISO 9001、ISO 14001 和ISO 45001。
二十五、检查标准合理性。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证明标准如实反映合理需求。
二十六、衡量标准效用和(或)效率。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衡量和分析标准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二十七、促成标准提案。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以战略和外交方式促成标准提案。
二十八、企业标准效果分析。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根据内部规则分析新制定或复审的企业标准的预估实施效果。
二十九、培训和解读企业标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培训或解读如何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三十、查询和购买外部标准。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识别、查询和获取外部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
三十一、准备和响应认证审核。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准备和响应认证审核工作。
三十二、改进绩效评估结果。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三十三、处置不符合项。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对审查中出现的不符合项采取控制措施。
三十四、语言和沟通。标准化专业人员宜能用官方语言推动标准制定。
标准业务相关业务请联系:标准部副部长梁溢维 1576743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