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农业与水利智能化升级。深圳云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精准锚定政策方向,以自主研发的Dimow系列智能割草机器人为核心载体,在“割草机器人+水利”领域构筑起成熟应用标杆,同时向农业场景延伸布局,成为“AI+场景”落地的领军实践者。
在“割草机器人+水利”赛道,云芯创新已成为无可争议的领航者,用技术破解了水利设施养护的行业痛点。传统水库堤坝、河道边坡割草依赖人工攀爬作业,不仅效率低下(32万平方米的水库坝坡需数十人耗时数月完成),更存在极高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难题,公司推出专为水利场景定制的Dimow智能割草机器人,以全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了复杂地形的养护革新。
这款被业界称为“坝坡养护专家”的机器人,凝聚了云芯创新在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采用加厚加宽的平行履带设计搭配镂空底盘,有效降低设备重心,即便在35°斜坡与砂石沟渠环境中也能稳定行进,彻底解决了传统设备爬坡易打滑、履带易脱落的痛点;搭载“高精度RTK+3D激光雷达+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在大坝空旷环境下实现厘米级定位,能清晰界定作业边界,同时以125px-250px的精度精准避让坝坡检测装置、树木等障碍物。在光明湖场景的实际应用中,Dimow机器人以3000㎡/h的作业效率,单日覆盖面积超20000㎡,相当于6-8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将原先耗时漫长的坝坡养护任务压缩至数天完成。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已从光明湖走向全国,在多个省外水库堤坝项目中落地,成为水利智能化养护的标配选择。
紧跟“人工智能+农业”政策导向,云芯创新将Dimow系列的技术优势延伸至农业场景,抢占农业智能化升级发展先机。杂草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人工除草效率低下、化学除草易造成土壤污染,而普通智能设备又存在适应性差、成本高的问题。针对果园、农田边坡等场景需求,公司优化推出农业专用版Dimow机器人,延续核心智能能力的同时强化场景适配性: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自主规划作业路径,精准避开果树、灌溉管道等农业设施,作物误伤率控制在极低水平;割草高度可在62.5px-312.5px间灵活调节,适配不同作物生长周期的保墒与养护要求。
在实际作业中,这款机器人展现出显著的成本优势与环保价值:纯电动力设计大幅降低作业成本,每小时能耗成本仅需数元,远低于燃油设备;72Ah大容量电池支持长时间作业,配合快速换电模式,单日可完成多片地块的养护任务,显著降低劳动力投入。凭借“无人化作业+成本优化+绿色环保”的三重优势,该产品已进入农业部相关场景试点应用,为规模化种植基地、果园合作社等提供高效养护方案,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
从水库堤坝到田间地头,云芯创新以Dimow系列智能机器人为纽带,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植入水利与农业两大核心场景。作为“人工智能+”行动的坚定践行者,公司不仅用全自主研发的技术方案诠释了政策落地的实践路径,更以双赛道布局构建起独特竞争优势,持续引领智能养护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