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会员动态】副会长单位 | 优必选牵头人形机器人国标建设,超30所高校共研共创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09-07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3月,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并发起"人形机器人共研共创计划"。该计划设立首期金额为1000万人民币的"人形机器人科研教育共研共创基金",用于支持国家及行业级标准、课题、赛事等专项实施。

自该计划启动以来,在标准研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优必选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等30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了多项标准建设工作。这些合作涵盖了2项国家标准、多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以及人才标准建设,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大核心国标牵头落地,

校企协同定义行业技术基准


作为全国机器人标委会人形机器人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具身智能联合组长,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牵头并联合高校攻克关键技术空白,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指引,四项国家标准已进入实质研制阶段:

1.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5 部分:作业操作》—— 规范复杂作业能力,破解落地应用瓶颈

作为国内首批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之一,该标准于4月获批立项,由优必选主导牵头,香港中文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深圳技术大学 6 所高校深度参与研讨。标准针对人形机器人灵巧操作、腿部移动作业、双臂协同、长序列任务执行、协同作业、操作避障及续航能力等核心作业指标进行明确规范,直接解决当前行业内 “作业能力无量化标准、不同产品兼容性差” 的问题,为工厂分拣、仓储搬运、商用服务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5 部分:作业操作》研讨会


2.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4 部分:运动控制》—— 夯实自主移动基础,提升环境适应性

该标准作为国内首批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之一,于4月获批立项,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参与技术研讨,聚焦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稳定性与精准性。标准围绕步态规划、平衡控制、地形适应(如越障、上下楼梯)、动态响应速度等关键技术要求建立评测体系,确保机器人在工业车间、公共场所等复杂环境中具备可靠的自主移动能力,是实现人形机器人 “能走、走稳、走准” 的核心技术准则。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4 部分:运动控制》研讨会


3.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6 部分:定位导航》—— 突破自主导航关键,加速商业化进程

作为优必选第一牵头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今年8月正式获批,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1)归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联合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制定。标准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空间定位、地图构建、路径规划、导航越障避障、异常处理和导航稳定性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定位导航技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任务执行和环境交互的关键支撑,直接影响其商业化进程和场景渗透能力。

人形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标准的制定不仅涉及机器人制造商,还可能影响传感器、芯片、算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进步。


4. 《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 7 部分:人机交互》—— 构建自然协作范式,提升用户接受度

人机交互技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与人类自然协作、融入社会生活的核心能力,其重要性体现在技术突破、场景适配、用户体验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维度。该标准于今年8月正式获批,由优必选联合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标准将从多模态交互、遥操作交互等方面进行规范,不仅涉及人形机器人对用户指令的响应和执行,还包括人形机器人对用户情感、意图和行为的感知与理解,以及机器人如何以自然、有效的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协作。通过制定标准,确保人形机器人在与用户交互时具备一致的、可预测的行为模式,这有助于提升用户对机器人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机器人更加易于被接受和使用。


标准体系全面开花,

累计发布40+项权威标准


截至目前,优必选已累计参与起草发布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0项,核心参编发表了《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人形机器人评测体系技术报告》《具身智能标准化研究报告》等行业权威标准化报告;正在牵头或重点参编的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数据集相关国、行、团标超过15项,标准布局覆盖“机器人本体性能—数据保障—智能系统融合”全链条。



诚邀高校共建标准生态,

共绘人形机器人产业蓝图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标准化建设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优必选 “人形机器人科研教育共研共创基金” 将持续投入资源,围绕 “机器人本体性能 - 数据保障 - 智能系统融合” 三大核心方向,进一步开展环境感知与决策、核心部件接口、仿真测试等领域的标准研制。

现优必选诚挚邀请更多海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加入共建标准生态,携手共进。

近期可参与标准规划如下:


合作要求:

  • 面向双一流高校、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及具备人工智能 / 机器人领域研究基础的科研单位;

  • 拥有成熟技术团队及实验室资源(国家级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先);

  • 具备标准化建设经验或参与过重大科研项目者优先;

  • 能够提供人员、技术与资源支持,积极参与标准编制与落地研讨。


标准意向参编申请:

扫码填写参编意向申请(征集不限时间)

咨询:杨老师 13602645607


后台收到参编意向会联系对接人填报标准申报表,最终报名结果以牵头单位筛选审核结果为准。

后续,优必选将持续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相关行业标准的建设工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及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走进智能制造、商用服务等场景,最终走向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优必选与高校合作伙伴正在共同构建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速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