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记者 吴艳)8月15日下午,由深圳市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南山企服中心”)主办,南山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协办,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支持的“‘企业服务日’系列活动——AI企业服务日暨场景供需对接会”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成功举办。活动汇聚政府职能部门、法律专家及近20家AI企业代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资源整合、场景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精准对接。
作为深圳科创高地,南山区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动区域AI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加速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本次对接会旨在深化企业交流,促进技术研讨与需求对接,加速AI技术在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领域的赋能应用。
法律解读:廓清AI技术创新边界
“AI生成内容是否享有著作权?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通过技术预留了创作空间,成果是否体现了人的独创性表达。”南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杨睿的开场白直击企业关切。她结合前沿案例,特别是涉及“奥特曼”形象的两个典型判决,深入剖析了AI平台责任认定的复杂性:一个案例突破“技术中立”原则,认为若平台对生成内容技术控制力强且直接获利,则需担责;另一案例提出“分阶段责任”,即平台对用户输入内容无审查义务,但对输出内容需承担合理注意义务。
杨睿特别强调,“技术中立”不再是平台侵权的万能挡箭牌,平台责任须与其技术能力和注意义务相匹配。针对算法、模型等核心资产保护,法院倾向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考量其商业价值与合法性基础,判断侵权则聚焦行为是否违反商业道德、破坏市场秩序。
政企对话:直面诉求注入突围动能
“缺融资渠道、缺应用场景开放、缺行业交流平台……”在“政企多方对话”环节,企业代表们抛出迫切诉求。
深圳市捷易科技副总陈学俭直言:“希望政府搭台,促进南山AI企业深度合作与资源整合。”深圳全息时代副总裁吴立军紧随其后,呼吁“融资支持和场景开放”。迅客网络总监刘皓的担忧极具代表性——“公司最大风险在于知识产权保障”。龙象信息科技CTO高鹏则补充指出训练数据与开源代码的侵权风险,建议“建立区域专利预警平台,提供数据合规指南”。
面对企业精准“点单”,南山企服中心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并表示:“企业诉求就是服务哨声!我们将梳理共性问题,联动部门加速推进,让企业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
线上+现场答疑:“企业服务日”成破局新支点
“政府深入企业,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专注智能烹饪机器人研发十年的御膳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魏纯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尽管产品远销海内外,公司仍面临初创期“缺人缺钱”的难题。她点赞南山企服中心“亲民务实”,呼吁多组织此类“供需对接会”实现高效资源匹配。
哈工天愈(深圳)机器人有限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卢勉枫坦言:“我们希望参与一些评选,为公司开拓市场积累声誉和品牌价值。”其康养机器人虽已布局全球200余个网点,却苦于品牌声量不足。
南山企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南山区“企业服务日”品牌深耕的缩影。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南山“企业服务日”已构建“1 个服务主阵地+8 个街道协同服务”的全域服务体系,通过每月聚焦一条产业线,每周五举办一场活动,用高频次、轻量化、精准化的服务模式,将场景落地、政策宣讲、融资对接等系列服务送到企业身边,切实解决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跑出“南山速度”。
这场AI专场对接会,不仅疏通了资源与政策的梗阻,更清晰勾勒出政企协同创新的南山路径——以法律保障托底创新勇气,以场景开放激活技术动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点燃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