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协会在南山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举办"人工智能产业标准探索暨品质管理提升研讨会",聚焦AI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质量认证机制创新,为深圳打造全球AI质量高地注入新动能。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及嘉宾包括: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吕刚、副秘书长周长华,特邀专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陈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赵勇教授,以及华讯方舟(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何雪明、深圳市信步科技有限公司胡炫、深圳数影科技有限公司刘小诚、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孙亮等企业代表。各方围绕AI产业标准化与质量提升展开深度对话,形成跨界协同研讨的强劲阵容。
座谈会上,吕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全球AI竞争已进入"标准+质量"体系化竞争新阶段。深圳作为创新前沿阵地,亟需构建覆盖"研发-应用-监管"全链条的标准化体系,通过质量认证赋能企业升级,输出标杆实践经验。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陈总作主题分享,提出"三维标准化"发展路径:建立人工智能系统质量测评技术标准,融合深圳"20+8"产业集群制定技术成熟度标准,推动检测认证行业技术革新。特别强调要结合产业实际需求,建立"需求分析-技术颗粒度标准化-场景应用"的闭环生态。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达成三大共识:一是优化认证体系,推行"检测认证+投资对接"一站式服务,前置ISO认证流程;二是强化技术规范,制定工业级硬件可靠性标准和算法精度指标;三是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形成"硬件定制-算法迭代-场景落地"的闭环链条,促进AI企业与应用方深度协作。
协会周副秘书长总结强调,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针对工业检测、智能终端等细分场景制定颗粒化标准,构建从基础认证到场景赋能的标准化生态闭环,为AI技术规模化应用夯实质量基础设施。
本次研讨会为深圳AI产业在合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实现质量跃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持续联动各方,推动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标准化体系,助力深圳在AI产业指数级增长浪潮中抢占质量制高点,塑造全球AI产业质量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