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软件市场多点开花, 医改政策落地与医疗数字化转型相辅相承
在过去的五年中,医疗软件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景象,呈现多点开发之势。从2018年左右开始,传统的HIS系统开始向一体化的医院核心诊疗系统(HIS)升级,先是从一二线城市的大型三级医院开始,然后三四线城市的三级和二级医院;从2020年开始,医疗联合体信息系统主要是县域医共体系统开始建设,而在大型医院则是大数据平台建设、医院HRP和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和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仍将是促进医疗软件升级的动力,评级也将会推动医疗软件架构的升级。
医改政策和新兴信息化技术应用一直以来是医疗软件市场发展的两大动力,一方面,医改政策对于医疗软件和医疗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医疗软件的是持续升级和创业成为医改政策落地的支撑。医疗软件市场多点开花与热点切换,一方面体现了医疗改革中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策的要求,也体现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要求。而随着抗击新冠疫情的开始,医防一体化的系统正在提上日常,这也正在纳入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架构中。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 医疗软件仍将全面升级 医疗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完善,正在从“赋能”作用向“使能”作用转换,医改政策的制定也在充分考虑医疗软件的作用以及医疗数字化转型的价值。2022年11月,《“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规划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拉动医疗软件的下一轮的全面升级。该规划提出按照行政区属的架构建设医疗健康大平台和大系统,采取“国家和省两级部署,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总体框架,建立统一的云基础设施。这项政策将成为未来五年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带来长期的和潜力巨大的医疗软件市场机会。我们预计今后一到两年内,与规划配套的指南和标准将陆续发布。 我们预计下一轮的医疗软件将是全方位的升级,医疗软件将遵从大平台、大系统和大目录的原则开始逐步升级,医疗软件将呈现如下特征。 IT基础架构的升级:全面转向云架构,大型医院分步骤逐步上云,而基层医院则随着国家、省、市、县四级平台的建设的,而逐步整体切换上云。 医疗软件逐步转向云原生架构,微服务、容器化等技术逐步成为基本技术应用,医疗云PaaS平台建设开始发展,云数融合、云智融合成为基本技术特征。 医疗软件的平台化趋势更加具体,“平台+应用”的模式逐步固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共体平台、医院核心诊疗系统平台、医疗大数据平台、运营管理平台等将会更加具体化。
IDC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医疗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