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检测信息】不止是技术革命!国务院“人工智能+”意见揭示一场全方位社会变革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09-23 | 56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能经济时代正式开启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清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2027年AI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这一被业界称为“人工智能2035规划”的文件,是继10年前“互联网+”行动之后,我国祭出的又一个重量级国家行动,吹响了“全面AI”的集结号。

01 国家首提“智能经济”,释放重大信号

当一种新技术以“经济”来命名,意味着它已完成从实验室到千行百业的跨越,正在从科技革命转向产业变革。

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这一10万亿级的超级体量,足以与房地产相匹敌。

但与房地产经济依赖传统土地要素不同,智能经济以数据为“第四生产要素”,代表更高的技术范式和经济形态。在房地产遭遇转折的当下,智能经济正取而代之,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增长极。

02 中美AI竞争,中国如何抢回主动权?

全球主要经济体无不将人工智能置于核心战略高位。美国提出“人工智能曼哈顿计划”,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而中国连续两年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与过往几次科技革命中作为追随者不同,在人工智能革命中,中国已经走在前场乃至主场。

今年以来,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实现阶段性“弯道超车”,华为推出新一代昇腾芯片打破算力垄断,科大讯飞推出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星火X1大模型,在幻觉治理准确率上大幅领先业界。

正如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所说,决定中美AI胜局的关键,不在于谁的技术更先进,而在于谁能在全球市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凭借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正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主场优势。

03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经济?

文件提出“人工智能+”聚焦六大行动:AI+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

这不仅是简单的降本增效,更是对千行百业的全面赋能,带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

以新基建为例,以算法、算力、数据为核心的AI基础设施,将带来每年数千亿的高能级投资。科大讯飞、华为等企业联合打造的“飞星二号”智算平台,单笔投资就超百亿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渗透。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从智能驾驶到无人驾驶,AI正在催生众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连石化、煤炭等传统行业,也通过行业大模型搭上AI快车。

04 10万亿市场,谁将脱颖而出?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三类主体有望走在前列:

一是国家战略中率先卡位者。早在2017年,我国就打造了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腾讯、科大讯飞等成为首批“国家队”成员。

二是形成完整产业闭环者。从算力、算法到应用与生态,需要构建全方位能力。科大讯飞已建立“1+N”产业闭环,为大规模应用提供样板。

三是坚持自主可控者。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指出:“没有自己的算力底座和技术生态,就等于在别人的地基上建高楼,随时可能塌掉。”

结语

第四次科技革命全面加速,智能经济时代正式开启。未来十年,AI将像水电煤一样成为社会基础资源,重塑大国竞争格局和区域经济版图。

对于企业和地方而言,唯有把握政策红利、构建自主能力、深耕应用场景,才能在这轮十年一遇的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