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产业要闻】全国46支高校战队400台自研机器人,在深圳同台竞技
来源: | 作者:AI 生 | 发布时间: 2025-08-06 | 131 次浏览 | 分享到:

机甲碰撞、智慧博弈

全国46支高校战队

400台自研机器人

进行了一场硬核的科技巅峰对决


8月3日

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体育馆内

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Master 2025机甲大师

超级对抗赛·全国赛(RMUC 2025)

在深圳收官


上海交通大学交龙战队获得全国总冠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oboWalker战队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虎战队

东北大学TDT战队

分别获得亚军、季军、殿军


机器人大赛成为选手的“实战课堂”


从实验室的深夜灯火,到赛场上的激烈角逐;从代码的反复调试,到机械结构的精益求精。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赛的各个战队铆足了劲,奋力一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赛队副队长袁梓博向深视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学校里学习到的更多是理论知识,在大赛中可以真正接触到机械设计、加工装配制造,对专业以及工作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

对于比赛结果,袁梓博表示,“98%的人在这里被打败,但是100%的人获得成长。”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为射击对抗类机器人比赛,赛事融合了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设计、机械控制、自主导航、人机交互等机器人相关学科前沿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交龙战队步兵机器人正在飞坡

本届赛事通过增设二级台阶、狭窄隧道等方式升级赛场地形,引导参赛队研发地形适应能力高的底盘和控制算法,重点突破跨越高低差、跌倒自主复位等关键技术。各队聚焦结构与算法优化,提升机器人负载、机动及地形适应能力,加速技术落地。


以竞赛驱动
加速培养青年工程师人才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甲大师赛,以竞赛驱动、学科交叉、校企协同的模式,加速培养具备创新素养和实战能力的青年工程师人才。

培养工程师,既需要课堂,也需要实战。由深圳企业大疆创新发起并承办的这项赛事,在考验学生专业能力同时,更锤炼了青年学子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工程思维。“以赛促学、以学致用”的模式,激发生生不息的科创活力。

东北大学TDT战队工程机器人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环球社会中心教授胡锦添表示,“大赛很鼓励选手去提升动手能力、团队的合作精神。我看到了很多高校乐意参与,其实就说明学校都想在科研、产业上实现更多互动。”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创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续明认为,赛事的举行,是培养青年工程师人才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从课程学习到实践训练,也是更好地筛选人才、选拔人才的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oboWalker战队哨兵机器人


大赛已累计培养近10万名青年工程师


作为全国高校理工科重点实践平台,大赛举办10年来已累计培养近10万名青年工程师。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认可、高校合作的产教融合模式,为机器人产业培育了大量卓越技术人才和优秀创业企业家。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陆际联表示,“这个大赛吸引了很多有志气的大学生来参与,每年会给大家输送很多人才。在未来,大家对于机器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能帮助我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个比赛前途非常广阔。”

记者 / 黄涛 郭瑞      编辑 / 李柳荧      审校 / 庞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