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在大学冼为坚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近200位来自政府、学界、业界及媒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黄建伟教授主持。
应全球趋势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大学,港中大(深圳)始终以创新为立校之本。自建校以来,学校便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人才学术交流机制,目前已有40多名学者入选2024年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运筹学、自动化工程等领域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徐校长指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初衷有三:一是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及地区战略布局,结合自身优势,与大学其他学院形成跨学科合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基地;二是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全人教育的传统,与各书院紧密协作,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路径,为社会转型培养具有引领作用的领袖人才;三是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高地,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策源地,为国家及全球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徐校长强调,人工智能学院将承担三大重点任务:一是积极进取,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建设和学科发展;二是充分协调,实现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同步发展;三是配合国家战略,落实人工智能领域一流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徐校长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港中大(深圳)迈入第二个辉煌十年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大学深入探索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新实践。
汇聚全球资源
培养国际顶尖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港中大(深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拓展办学规模、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大举措。人工智能学院将汇聚全球优秀科研人员与学子,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端人才,积极推进前沿科学研究,响应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港中大(深圳)理事、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教授作为学界代表致辞。他回顾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三次发展浪潮,并指出从港中大(深圳)走出的学子在第三轮浪潮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文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恰逢其时,将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送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新高地。
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深圳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清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全国、全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抓手。港中大(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优势,应充分发挥“一个品牌,两个校园”的办学特色,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寄语大学“珍惜时代,心无旁骛攀高峰”“务真求实,当机立断抓机遇”“创新驱动,砥砺奋进谋新篇”,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与会代表共同为港中大(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揭牌。徐扬生校长为范剑青教授颁发院长聘书。
范剑青院长表示,学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一是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赋能多元学科创新,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布局国际化学科,引进优质人才;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顶尖人才,通过多元化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用科技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