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产业要闻】“人工智能+”:加什么,怎么加?
来源: | 作者:AI君 | 发布时间: 2024-07-27 | 46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中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关键词引发广泛热议。“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并非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挥人工智能与产业、治理、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乘数效应。

“人工智能+”,加什么?

“人工智能+”代表了一种新的范式,即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行业或领域有机结合,以创造更多价值。这种整合不仅仅是将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特定领域,更是通过结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实现互补性和协同效应,推动技术和行业的进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新动能。

人工智能+产业=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可以对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助力传统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帮助传统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使传统产业更好了解市场需求,提前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引领了传统产业全方位变革创新和优化升级,催生了新质生产力。如人工智能+医疗,正在改变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方式,提高了医疗保健的效率和准确性;人工智能+教育,带来了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助教学和学生评估等创新,促进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人工智能+金融,实现了更精准的风险管理、欺诈检测和投资决策,提升了金融业的运营效率;人工智能+制造,促进了智能制造、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生产,让制造企业更具竞争力和灵活性。

人工智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工智能与政府融合,一方面可以助力政府构建智能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线上化、智能化,提供智能化咨询、引导及办理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实时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政府可以加强政务数据的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确保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府智能化水平,加强政府数据共享与互通,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12345智能热线,充分运用CT、IT、AI等先进技术,推出政务专属客服机器人,为政务热线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受理、智能填单、智能派单、智能质检、智能回访、智能知识库、大数据分析与监控等智能化服务,显著提升了热线服务水平,优化了服务流程,统一了服务标准,提高了服务效率,真正做到了实时、便捷、高效、智能、可控。

人工智能+民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人工智能与民生融合,首先,可以实现智能化助力生活便捷。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或手机APP控制家中的电器,实现智能化管理,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安全;智能助手可以帮助人们高效地管理时间,安排日程,提供各种实用信息,让生活更加有序和高效。其次,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提升生活品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音乐、电影、书籍等推荐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更符合口味的作品,智能购物推荐系统可以让人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商品,个性化服务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丰富多彩。再次,可以化解难题增进社会关怀。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智能化的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智能救援、自然灾害预测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最后,可以激发潜能助力创新发展。智能驾驶的普及、人机交互方式的创新及更多领域的智能化革命,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让美好生活成为每个人的现实。

“人工智能+”,怎么加?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有序赋能重点领域,加快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人工智能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需要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不断推进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构筑强有力数字技术底座、努力打造一体化算力体系,推进源头化科技伦理治理、提升人工智能治理效能。

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不断推进源头核心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源头核心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快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和人工智能关键研究的协同攻关,形成交叉学科的突破,助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大模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科研能力以及高水平通用人工智能理解能力的人才。同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和组织优势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整合不同区域创新资源,打通“硬件—系统—产业”全链条,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构筑强有力数字技术底座、努力打造一体化算力体系。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一是从全局考量,以系统设计为核心,围绕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释放形成完整体系,进一步提升算力效能;二是从国家层面动态把握算力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量、需求结构以及算力相关产业结构匹配和协调的规律;三是抓住大模型发展的契机,建设自主创新的算力底座,提升算力效率,通过软件硬件协同创新,支撑行业智能化发展;四是积极推进算力互联,并探索打造智能感知、高速弹性、安全绿色、先进普惠的算力互联网,构建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

推进源头化科技伦理治理、提升人工智能治理效能。科技伦理治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保障。一方面,积极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结合,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治理构建,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供给与需求匹配、过程与结果兼顾的人工智能治理方略,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略、术、道的统一;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在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创意产业、数据安全、基础研究等各领域推行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制定相应领域的监管政策和法律框架,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可信、可控并符合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

用好“人工智能+”是个系统大工程,夯实技术底座是基础,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是重点,提升重点产品和装备智能化水平是关键,强化科技伦理治理水平是保障。人工智能要走进企业行业,深入千家万户,与具体的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等相结合,在不同场景中锤炼升级,才能加出现实生产力,进而带来技术、产业、要素变革,发挥出乘法效应。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结合各种场景,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