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摘要内容
深圳如何抓住“风口”,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来源: | 作者:量子君 | 发布时间: 2023-07-20 | 2106 次浏览 | 分享到:

颠覆性技术是如今世界各国追逐的热点。6月30日,首届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论坛在深圳前海举行,由9位院士联合28家机构共同发起的首个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国物标识平台、深港知识产权创新平台等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和创新平台也在会上落地启动。

何谓颠覆性技术?为什么要强调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圳在这个方面有何优势和进展?如何发挥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和各平台的作用,引领新一波创新浪潮?

对此,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深圳市南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和香港影响力投资研究院院长崔震海进行解读。

国内首个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

在前海创设成立

在首届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论坛上,陈十一院士、彭寿院士等9位发起人,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为云等28家机构单位发起成立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

据介绍,联盟将探索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联盟成员间创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同时,提升颠覆性技术产业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协同效应。

与会嘉宾表示,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未来城市发展等领域展开交流和研究,将有力推动前海打造新领域新赛道创新生态。

而前海也将以论坛的举办为新起点,积极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整合全球创新要素,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特区。

正处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风口

深圳:从产业出发面向需求侧

何谓颠覆性技术创新?它对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深圳市南山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认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实际上是对原有的生产方式、技术原理和技术理论的重大创新。“目前正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口,而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被称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创造它、拥抱它。”范丛明表示。

对于深圳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范丛明介绍,北京、上海等城市主要是从原理侧产生的创新,而深圳的发展一直是从产业需求出发,是面向需求侧的创新,基于需求侧的创新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消费习惯变革。

同时,范丛明表示,过去创新主要来自于高校、头部企业及组织。随着数据变革、算力分拆以及各种要素资源的分解,目前的颠覆式技术创新需要依靠高端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强大的资源开发能力和强大的政府支持、资金支持等。

通过联盟的成立能够推动创新要素的汇聚,从而在面向市场需求时能够快速举旗、快速立碑、快速行动,形成一体的立足前海、面向世界的创新能力。

一批重要成果和创新平台

在前海落地启动

除了联盟成立,本次论坛上国物标识平台、深港知识产权创新平台、GSA国际创业深港加速器、技术资产评估标准等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和创新平台也正式落地启动。

其中,国物标识平台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物联网标识管理体系,通过异构识别技术促进物流、金融、知识产权多种现代服务业数据要素互通,跨主体、跨环节互通,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助力产业链、供应链效能提升,并将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元宇宙等多个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推动地方数字经济发展。

而深港知识产权创新平台主要围绕深港地区企业,以及海外企业的专利在“存”“管”“贷”“投”四个方面开发建设。

GSA国际创业深港加速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初创企业、创新成果和新科技不断从欧洲和“一带一路”国家输送到国内。通过引进和转让先进技术,将推动中国企业消化和吸收创新成果,与外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技术资产评估标准平台的落地是科创企业的福音,可为企业技术资产构建与创新战略提供专业支持,并为投资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深圳的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平台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论坛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一系列的创新平台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香港影响力投资研究院院长崔震海认为,这次论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着深圳整体创新能力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加持了深圳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策源地的引领作用。

而联盟中一批专业的平台和机构的加入,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这为深圳乃至全球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深圳在哪些领域最有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潜质和可能呢?崔震海指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城市创新发展都有巨大潜质,因为这些领域正在实现产业化落地,通过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形成虚拟创新网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要不断丰富完善相关的知识结构、创新基础知识、应用知识以及技术,成为创新生态圈的制定者、引领者,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实现知识结构和颠覆性创新体系的全球化。“这是未来深圳创新领域的发展目标,也是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保障。”崔震海表示。

记者观察:

颠覆性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未来的主动权。欧盟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面向未来的100项重大创新突破》显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量子计算机、人工合成生命等,都将成为让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在诸多领域,深圳已具备基础并有所布局,在联盟和若干平台的助推下,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步伐将更快更稳健。

主笔 / 杜一凡

主编 / 周占武 殷梦

记者 / 李健 杜一凡 刘美佳 唐天啸